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借助AI技术在桂西地区精准圈定靶区并圈定了矿体。这一成果标志着自治区地矿局首次运用地质专业技术与AI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预测”的新型找矿模式,为地质找矿工作开辟了新路径。
该队通过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桂西地区二维沉积型铝土矿资源预测模型,圈定找矿靶区18处,预测沉积型铝土矿潜在资源约5.6亿吨。近日,在平果市新圩村区域开展钻探验证,施工孔深267米,见矿厚度达3.64米,其中,Al?O?51.13%,A/S4.68。
沉积型铝土矿作为广西新一轮找矿突破工作的重点目标矿种,其成矿位置的准确预测至关重要。传统找矿方法,如地质体法、单项信息法及综合信息法等,多基于逻辑和规则进行预测,难以全面反映成矿物质富集的复杂非线性过程。相比之下,AI学习算法能够处理海量找矿相关证据特征,挖掘已知矿床与证据特征间的非线性关系。自治区地矿局铝土矿研究团队基于这一优势,利用地学大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深入分析赋矿地层、岩相古地理、航磁数据、元素异常及遥感特征等多方面找矿预测要素的空间分布,构建铝土矿资源预测分类模型,实现了此次桂西沉积型铝土矿的精准成矿预测。
近年来,自治区地矿局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地质找矿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与应用。此次通过多源数据融合与AI建模,整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维度数据,精准预测出矿体分布,不仅为桂西地区铝土矿勘查预测工作提供了关键依据,也为未来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进一步凸显了AI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巨大潜力与广阔应用前景。鉴于地学大数据局部空间结构特征往往含有丰富的找矿信息,目前卷积神经网络也被应用到找矿预测中来,下一步自治区地矿局也将以此为契机,采用 LeNet、AlexNet、VGG等模型开展广西重点优势矿种综合信息找矿预测研究,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科技动能。
来源 矿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