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青海颁发首张采矿权 “双证”,矿业权审批改革迈出关键一步
2025 年 9 月 16 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向格尔木生光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交付了一份特殊 “礼包”—— 全省首本采矿权类不动产权证书与采矿许可证,同步提供电子版与纸质版双凭证。这一标志性事件,标志着自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以来,青海成为全国首批落地矿业权 “两证分离” 改革的省份,矿业权管理正式告别 “一证载两权” 的历史。?
此次改革落地的背后,是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精准衔接新政的系统性部署。依托 “一网通办” 政务服务框架,该厅通过三方面举措打通政策落地 “最后一公里”:更新 12 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适配新规要求,升级矿业权管理系统实现数据跨部门共享,将审批流程从 “串联办理” 改为 “并行审核”,使整体办理时效提升 40%。这一系列操作不仅实现新旧政策无缝衔接,更推动青海矿业权登记完成从 “一证管两权” 到 “两权分证管” 的根本性转变。?
“权证分离” 的核心价值,在于厘清了矿业权的物权属性与行政许可边界。在以往制度下,单一采矿许可证同时承载物权归属证明与开采许可功能,一旦许可证因监管问题被注销,企业的矿业权权属便陷入难以界定的困境。新矿产资源法彻底打破这一壁垒:红色封面的不动产权证书明确矿业权的物权归属,如同矿产资源的 “产权房产证”,为企业抵押融资、权属转让提供法定依据;白色封面的采矿许可证则聚焦开采行为规范,成为合法生产的 “通行证”。这种分离模式在新矿法第二章中被明确固化,既强化了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也让行政监管更具针对性。?
对矿业企业而言,改革带来的获得感尤为直接。正如格尔木生光矿业相关负责人所言:“以前只有一本许可证,融资时金融机构对权属稳定性存疑;现在有了不动产权证书,物权归属清晰可查,后续计划依托证书申请 3 亿元绿色矿山建设贷款。” 这种信心提升,正是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 —— 通过强化矿业权的物权属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社会资本投入矿产资源开发注入动力。?
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首证颁发仅是改革起点。下一步将推动 “双证” 办理模式向市州延伸,同步建立矿业权登记簿动态更新机制,确保物权登记与许可监管实时联动。随着 “权证分离” 改革的深入推进,青海矿产资源管理正从 “审批管控” 向 “物权保障 + 精准监管” 转型,为全国矿业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来源 矿业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