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5-27
浏览次数:
23
5月25日,第四届亚洲矿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马培华,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会长权顺基,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副会长兼矿业专业委员会会长陈必彬,蒙古国工业和矿产资源部国务秘书S.扎布赫兰巴特尔,丝路规划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刘颖冰等出席本次论坛。
马培华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一带一路”是国际合作的关键纽带。以金融为血脉、以矿业为基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能矿领域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共同肩负的历史使命。本次论坛以“‘矿产+金融’助力一带一路能矿大发展”为主题,恰逢其时。期待各方以金融为纽带,以亚矿委为沟通发展的桥梁,以创新为驱动,以共赢为目标,共同书写“矿产+金融”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权顺基表示,亚经协通过组织各项活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业合作,促进政策沟通与产业协同。能矿合作是亚洲国际合作的核心,矿业专业委员会整合矿业企业、地勘单位等资源,举办投资分享会、国际讲座等活动,助力中资矿企提升全球话语权。未来,协会将继续利用外交资源支持矿业专业委员会发展,推动亚洲能矿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S.扎布赫兰巴特尔指出,蒙古作为“一带一路”天然伙伴,与中国在煤炭、铜矿等领域合作成果显著。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跨境铁路等标志性项目,不仅提升了蒙古矿产资源的跨境运输效率,更通过技术转移和人才交流,为蒙古矿业现代化注入活力。欢迎中资矿企来蒙投资,以“矿产+金融”为纽带,以“一带一路”为桥梁,共同书写中蒙能矿合作的新篇章。
陈必彬表示,我国矿业行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逐步扩大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然而,中资矿企在海外面临投资风险高、融资难度大等挑战,长期制约着“一带一路”能源矿产合作的深化。亚矿委旨在通过本次论坛构建多边合作机制,聚焦金融工具创新与国际资本对接,以“矿产+金融”模式破解融资难题,以政策协同、技术共享和资本联动,破解“一带一路”沿线能矿项目融资壁垒。
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作主旨演讲,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矿业专业委员会分别与蒙古国和平友好协会、上海合作组织多功能经贸平台、哈萨克斯坦阿克拖别州工业与创新发展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次论坛共1.5天,围绕“‘矿产+金融’助力一带一路能矿大发展”主题,聚焦矿业技术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国际投资、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养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来自全国大型矿业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及各省市地勘局等1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来源 全球矿产资源网